作者 frontiersadmin 的所有文章

你不容错过的 Frontiers 论文 | 8 月篇

北冰洋微生物中发现有潜力的抗生素候选药物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来自芬兰和挪威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筛选抗毒力化合物的新方法。他们从北冰洋无脊椎动物体内的放线菌中分离出两种化合物,对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表现出强大的抗毒力或抗菌作用。该发现发表在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 | CiteScore:7.7)上。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的基石,但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寻找新的抗生素来源刻不容缓。土壤中的放线菌贡献了目前 70% 的抗生素,而其他环境中的放线菌资源仍待开发。研究人员指出,靶向细菌毒力而非生长的新型抗生素具有巨大潜力。这类抗毒力化合物不仅能有效抑制细菌致病性,还能降低耐药性的风险,并减少潜在的副作用。

“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的筛选方法从放线菌提取物中识别抗毒力和抗菌代谢物,”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 Päivi Tammela 博士表示,“其中一种化合物可以抑制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而不影响其生长,而另一种化合物则可以抑制其生长。” 这项研究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图片来源:Yannik Schneider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news/2024/08/30/promising-antibiotic-candidates-discovered-in-microbes-deep-in-the-arctic?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802&utm_campaign=chnweb

全天候路灯影响植物叶片,或将威胁城市食物链

许多城市的夜间都充斥着人工光源,但这对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意味着什么呢?近日,科学家们针对北京的两种常见树种:槐树和白蜡树,展开了研究,以探究持续照明的路灯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树木的叶片韧性增加,营养成分和防御物质的含量也发生了改变。由于叶片变硬,昆虫的啃食量减少,这可能对城市食物链产生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光污染会扰乱全球的昼夜节律和生态系统,而对于依赖光合作用的植物而言,其影响可能更为深远。科学家们在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IF:4.1 | CiteScore:7.3)上发表论文指出,夜间暴露在高强度的人工光源下会导致树叶变得更加坚韧,昆虫更难啃食,进而威胁到城市食物链的稳定。

“我们注意到,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树叶通常很少有虫害迹象。我们对此感到很好奇,”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的张爽博士说道,“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北京两种最常见的树种中,夜间人工照明导致叶片韧性增加,食草昆虫的啃食程度降低。”


北京研究区的夜光图像,Luojia 1的采样示意图。图片来源:本论文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lant-science/articles/10.3389/fpls.2024.1392262/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804&utm_campaign=chnweb

环境DNA揭示:部分亚马逊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远超预期

环境 DNA(eDNA)是一种高效、快速、无损伤的 DNA 采样方法,对于监测全球生物多样性、物种分布以及识别水生、半水生和陆地生物都至关重要。

哥伦比亚学者在近期发表于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IF:2.4 | CiteScore:4.0)上的文章中,利用 eDNA 技术分析了哥伦比亚境内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流域的水生、陆生以及两栖物种多样性。

他们在所有研究区域都发现了新的物种记录,包括许多此前未被发现、可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以及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发现或观察到的物种。eDNA 技术的使用对物种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识别、监测和保护受威胁物种。该研究还识别出两种鱼类、四种哺乳动物和一种爬行动物为易危物种,此外,巨型水獭和三种江豚被列为濒危物种。

显示采样的子区域和位置的地图。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ecology-and-evolution/articles/10.3389/fevo.2024.1409296/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806&utm_campaign=chnweb

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对女孩睡眠的负面影响可能大于男孩

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儿童和青少年也不例外。在这一关键的发育阶段,充足的睡眠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德国的研究人员在近期发表于 Frontiers in Psychology(IF:2.6 | CiteScore:5.3)上的文章中,调查了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与 10-14 岁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与儿童睡眠障碍之间存在多种显著关联,且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女孩在深夜使用电子设备时更容易产生压力。然而,白天的屏幕总时长以及卧室中电子设备的数量并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24.1290935/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808&utm_campaign=chnweb

追踪器证实:大型鲨鱼或存在同类相食现象

一只怀孕的尖吻鲭鲨在百慕大附近被跟踪时意外死亡,研究人员试图解开这个海洋之谜。通过追踪器传输的数据,他们惊讶地发现,这只鲨鱼很可能被另一条更大的鲨鱼吃掉了,这是首次记录到此类事件。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指认百慕大西南公海上一条拥有脱落三角形牙齿的大鲨鱼为凶手。这一科学发现发表在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IF:2.8 | CiteScore:5.1)上。

“这是全球首次记录到尖吻鲭鲨被捕食的事件,”主要作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前研究生布鲁克·安德森博士说,“该事件不仅导致一只能够繁殖后代的雌鲨死亡,还导致它腹中所有正在发育的幼崽死亡。如果捕食行为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为普遍,那么已经因历史上的过度捕捞而遭受重创的尖吻鲭鲨种群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尖吻鲭鲨生活在大西洋、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它们体型庞大(体长可达 3.7 米,体重可达 230 公斤)。雌性尖吻鲭鲨直到 13 岁左右才开始繁殖,此后,它们平均每隔一到两年产下 4 只幼鲨。尖吻鲭鲨的妊娠期为 8-9 个月,幼鲨出生时即能独立生存。由于繁殖周期缓慢,尖吻鲭鲨种群难以从迫害、休闲垂钓、意外捕捞以及栖息地丧失和退化中快速恢复。

事实上,西北大西洋的尖吻鲭鲨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而东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尖吻鲭鲨种群则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news/2024/09/03/large-sharks-may-be-hunting-each-other-and-scientists-know-because-of-a?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810&utm_campaign=chnweb

 

有众多优质的文章持续发表在 Frontiers 的期刊内,而你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有遗珠之憾。从现在起,Frontiers 将定期从全球最优秀的研究成果中撷取一些你可能错过了的精彩论文,以上为该系列的 8 月篇。

你不容错过的 Frontiers 论文 | 7 月篇

虎鲸捕食大型鲨鱼的现象超出预期,或将引发生态系统变化

虎鲸作为海洋的顶级捕食者之一,位于食物链顶端,以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和鲨鱼为食。此前,人们认为虎鲸捕食的鲨鱼是较小的种类。

然而,最近在加利福尼亚湾记录了三起虎鲸捕食大型鲨鱼的事件。来自美国和墨西哥的科学家在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IF:2.8 | CiteScore:5.1)期刊上发表文章称,2022 至 2023 年间记录到的这三个事件涉及一群虎鲸在鲨鱼聚集地巡逻,并成功捕捉到以攻击性著称的大型牛鲨。

这是该地区首次发现虎鲸和大型鲨鱼之间的捕食事件。虽然这些互动可能并没有增加,只是现代科技更容易捕捉到此类事件,但研究人员表示,在其他地区,例如南非沿岸,虎鲸捕食大白鲨导致了鲨鱼分布的变化。目前还无法确定这一行为对加利福尼亚湾生态的具体影响。

在中央海岸公園發生的公牛鯊捕食事件中涉及的成年雌性虎鯨。图片来源:本论文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marine-science/articles/10.3389/fmars.2024.1407379/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702&utm_campaign=chnweb

说脏话真的可以减轻疼痛感

长期以来,研究表明说脏话可以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这种现象被称为痛觉减退。然而,但说脏话如何影响疼痛的机制尚未清楚。

现在,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回顾了检验说脏话的痛觉减退效果的研究,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底层机制。他们在 Frontiers in Psychology(IF:2.6 | CiteScore:5.3)上发表文章称,这些机制可能是生理上的(例如通过激活战斗或逃跑反应来调节疼痛)或心理上的(通过幽默或分散注意力)。此外,研究者还表示,说脏话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会影响其减轻疼痛的效果,习惯性地说脏话可能减弱其调节痛感的作用。

然而,研究人员也指出,他们的回顾基于实验室环境下的对照实验。他们表示,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现实生活情况、不同的参与者群体以及说脏话量的变化。


脏话引起疼痛调节的潜在机制。图片来源:本论文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24.1416041/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704&utm_campaign=chnweb

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预测火山喷发,准确率接近完美

火山喷发严重影响环境,但为了尽可能减少可以避免的损害,成功预测火山喷发可以帮助人类和动物安全撤离。几十年来,监测和预警系统在火山喷发预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近,机器学习(ML)工具作为一种潜在有用的技术,进一步改进了预警系统。

在最近发表在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IF:2.0 | CiteScore:3.5)上的一篇文章中,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机器学习工具预测火山喷发的潜力。为此,研究人员使用了关于四种地震特征的数据,这些特征通常在火山喷发前不久就会改变其趋势。这使得他们能够注意到人类观察者容易忽视的火山活动模式。

利用这些数据,该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三天内发生的火山喷发,准确率高达 95% 。该工具还可以以极高的准确率识别喷发前的状态。据研究人员称,该工具可以很容易地在实时火山观测站中实施。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earth-science/articles/10.3389/feart.2024.1342468/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706&utm_campaign=chnweb

壮观极光由对地磁场冲击引发,可能损害关键设施

极光这一由太阳粒子撞击地球磁场引起的壮观现象,催生了千年的神话和古老预言,但只有在电力技术依赖的今天,才真正体会到了它们的强大力量。这一引发极光的力量却同时在地表产生地磁感应电流,有可能损害电力输送等关键基础设施,这一结果发表在 Frontiers in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s(IF:2.6 | CiteScore:3.4)上。科学家为了保护这些关键基础设施,进行了首次研究,比较了星际冲击与实时地磁感应电流的测量数据,发现星际冲击角度是预测基础设施可能损害的关键:斜向撞击地球磁场的冲击产生的电流较弱。这为预测危险的冲击和保护关键基础设施提供了可能。

文章的主要作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 Denny Oliveira博士解释道:“极光和地磁感应电流都是由类似的空间天气因素引起的。极光是一种视觉警告,表明太空中的电流可以在地面产生这些地磁感应电流。”他补充说:“在严重的地磁风暴期间,极光区域可以大幅扩展。通常,其最南边界在 70 度纬度左右,但在极端事件中,它可以下降到 40 度甚至更低,正如 2024 年 5 月发生的那场风暴——过去二十年中最严重的一次风暴。”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astronomy-and-space-sciences/articles/10.3389/fspas.2024.1392697/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708&utm_campaign=chnweb

经济贫困地区居民更易受哮喘影响

哮喘的特征是气道慢性炎症,导致呼吸困难,影响着数百万人。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哮喘以及人们就医的频率。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另一个因素——居住地——是否也会决定人们因哮喘去急诊室 (ER) 就诊的频率。在 Frontiers in Allergy(IF:3.3 | CiteScore:2.8)期刊的研究中,他们分析了马里兰州超过 18 万例与哮喘相关的急诊就诊记录。

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经济状况与哮喘急诊就诊之间显著相关。居住在经济更贫困地区的人不仅更频繁地因哮喘前往急诊室就诊,而且随着社区经济状况的恶化,居民就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种直接的相关性可能与这些地区较高的空气污染有关。研究进一步突出了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allergy/articles/10.3389/falgy.2024.1381184/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710&utm_campaign=chnweb

 

有众多优质的文章持续发表在 Frontiers 的期刊内,而你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有遗珠之憾。从现在起,Frontiers 将定期从全球最优秀的研究成果中撷取一些你可能错过了的精彩论文,以上为该系列的 7 月篇。

 

你不容错过的 Frontiers 论文 | 6 月篇

科学家发现我们平均每四天就会放声大笑一次

笑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关于笑声的类型、日常生活中的笑声频率以及它与性格类型、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联,目前科学家还知之甚少。

最近发表在 Frontiers in Psychology(IF:2.6 | CiteScore:5.3)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使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传感器,对参与者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日常笑声监测和分析。

 

他们发现,参与者平均每天会发出 2.5 次开怀大笑,大约每四天就会有一次放声大笑。他们还发现,参与者更有可能在有社交互动的晚上大笑,女性比男性笑得略多,年轻人比老年人笑得更多。性格也会影响人们的笑声,例如,越害怕被嘲笑的人笑得越少。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这种创新的评估方法和纵向设计测量笑声,可以促进我们对笑声的理解。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24.1296955/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602&utm_campaign=chnweb

间断性地“放纵日”比完全戒断某些食物更有利于健康

全球范围内,人们消费了大量的所谓“垃圾”食品和饮料,这些食品和饮料能量很高,但几乎不含对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这些食物通常含有饱和脂肪、添加糖、盐或酒精。

现在,研究人员分析了澳大利亚 4 万多名成年人的调查结果,这些成年人完成了一项关于他们非必要食物和饮料摄入量的调查。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IF:3.0 | CiteScore:4.8)上。

研究发现,酒精、蛋糕和饼干是大多数人摄入量超过营养指南的类别。研究还发现,与不常吃的食物相比,近一半的参与者愿意减少他们吃得最多的食物和饮料。然而,与外卖食品和咸味糕点等食品类别相比,减少酒精摄入的意愿较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通过鼓励间断性的“放纵日”而不是试图说服人们完全停止消费某些食品,可以作为一种降低非必要食品和饮料摄入的策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ublic-health/articles/10.3389/fpubh.2024.1385173/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604&utm_campaign=chnweb

利用超声波触发“纳米液滴”实现药物精准递送

传统的药物递送方法效率低且缺乏精确性,常导致药物扩散至非目标区域并引发副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靶向给药方法。该方法通过聚焦超声波束来激活循环中纳米液滴载体,从而实现在目标位置释放药物,该成果已发表在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IF:3.9 | CiteScore:7.2)上。研究显示,以全氟辛基溴为核心的纳米液滴稳定性好、递送效率高且生物相容性强,为未来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传统药物递送如同用大锤砸坚果。无论是口服、注射、吸入还是经皮吸收,药物都会扩散到体内大部分区域,包括一些不需要药物的地方,甚至可能造成伤害。如果可以将药物精准递送到目标区域,就能显著降低剂量,从而最大限度上减少副作用。

“我们的研究展示了一种将药物精准递送到特定区域的方法。利用聚焦超声波,触发循环系统中的纳米载体释放药物,”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马修·G·威尔逊(Matthew G Wilson)声称。“我们开发了一种可重复生产稳定纳米载体的方法,并确定了可以激活这些载体的超声波参数。”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molecular-biosciences/articles/10.3389/fmolb.2024.1408767/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606&utm_campaign=chnweb

长须鲸的歌声比以前认为的更复杂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世界各地海洋中记录的长须鲸的歌声。众所周知,长须鲸的歌声非常复杂,不仅音符类型不同,而且地域差异也很大。

现在,研究人员在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IF:2.8 | CiteScore:5.1)上撰文,使用了 2013 年至 2023 年间记录的 100 多段长须鲸歌声曲目来确定北大西洋长须鲸的歌声模式,并了解这些模式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

对近 300 小时数据的分析表明,长须鲸以四种不同的模式唱歌,由低频 A 和 B 音符以及 B 音符之前的频率上扫组成。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一些模式以前从未被描述过,这使得长须鲸的歌声模式比以前认为的更加复杂。虽然主要的歌曲模式在观察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但研究人员也发现,一些歌曲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例如,上扫峰值频率有所下降,这延续了过去 30 年观察到的趋势。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ars.2024.1278068/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608&utm_campaign=chnweb

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走会提高大脑的活跃度

在不平坦或湿滑的表面上行走对我们的大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动作需要提前计划,行走需要更多的注意力。然而,人们对由此产生的大脑机制尚不清楚。

为了改变这一点,研究人员测量了年轻和年长参与者在跑步机上行走时,在四种不同非平坦程度(平坦、低、中、高)地面中行走时的大脑活动。研究结果发表在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IF:4.1 | CiteScore:6.3)上。

结果表明,在所有年龄组中,前额叶皮层(一个涉及工作记忆和风险处理等功能的大脑区域)的激活在更不平坦的地形上都会增加。随着地形不平坦程度的增加,年轻和年老参与者的激活逐渐增加。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与年轻的参与者相比,在所有地形中,行动能力较好的老年人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走时,前额叶皮层的激活程度更高。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agi.2024.1389488/full?utm_source=chnweb&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rcg0610&utm_campaign=chnweb

 

有众多优质的文章持续发表在 Frontiers 的期刊内,而你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有遗珠之憾。从现在起,Frontiers 将定期从全球最优秀的研究成果中撷取一些你可能错过了的精彩论文,以上为该系列的 6 月篇。

Frontiers in Science|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持的未来医学是什么样的?

写在前面

大规模的流行病对医学和医疗实践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新冠疫情则向我们深度展现了传染病以及个人、环境和社会风险因素是如何以一种复杂而不断变化的方式联系起来的。由疫情所带来的挑战激发了医学领域的快速创新,也为我们揭示了如何解决未来健康问题的新思路。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在近期发表于 Frontiers in Science 的一篇研究文章中,2024 年 Blaise Pascal 奖章获得者 Michel Goldman 教授(Q1 区期刊 Frontiers in Medicine 期刊主编)和他的研究伙伴共同描绘了一副未来医学的美好愿景,并提出了三个相互关联的支柱:个性化医疗/ 精准医疗、系统医学和数字医学。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研究框架,以更好地使这一愿景成为现实。

新冠肺炎对患者的影响根据其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环境和其他因素有着显著的差异;实践表明,要迅速控制疫情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而这一挑战对医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2020-2022 年间发表的健康和医学研究文章比预期多了9%。


图 COVID-19 大流行引发了医学和健康科学出版物的总体增加,但各个领域之间存在差异

  • (A) 2016 年至 2023 年期间所有医学和健康科学的实际和预期出版物数量,以及与 COVID-19 相关的所有文章的比例。
  • (B) 2016 年至 2023 年期间选定研究领域的实际和预期出版物数量。
  • (C) 2020 年至 2023 年期间选定研究领域的实际和预期出版物数量之间的差异(以预期出版物的百分比表示)以及与 COVID-19 相关的所有实际文章的比例。

有关更多方法细节,请点击 原文链接,阅读原文。

这些研究文章的研究方向及内容主要集中在:

  • 用于公共卫生干预的大规模数学建模
  • 用于识别潜在治疗方法和高危患者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 用于医疗和护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 通过 mRNA 技术、公共资金与私人资金合作和新型临床试验设计以实现高度加速的疫苗开发进程
  • 针对传染病的个性化疗法

同时,新冠疫情的顺利平息还凸显了确保公平获取医疗创新和跨多学科、多部门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在疫苗开发领域所带来的创新变化或可将促进其他疾病疫苗的研发。这其中就包括了可能新出现的传染病、HIV等慢性传染病、抗生素耐药细菌,以及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等。

在新冠疫情期间重新启用的免疫疗法,通过使用针对病原体的抗体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新冠疫情还强化了我们开发抗病毒疗法的能力。在目前的治疗选择有限的情况下,这两种方法都或可帮助登革热、疟疾和埃博拉等新兴疾病患者。

图 新冠疫情彻底改变了疫苗开发过程

此外,该研究强调了应对抗微生物耐药性持续威胁的新抗菌剂的紧迫需求。在这一方面,目前较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包括:将现有抗生素与可抑制耐药性的药物配对;通过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和其他先进的生物医学和计算工具推动的抗生素发现新方法。

 

个性化医疗(或精准医疗)考虑的是生物、社会和环境等混合因素如何影响每个人对某种疾病和某种治疗的反应。个性化医疗的目标是为正确的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提供正确的治疗,而不是以相同的方式治疗每个人的相同疾病。


图 未来的医疗应该是个性化的

个性化疗法在癌症治疗中最为常见,而这种治疗方法在未来也将越来越多地惠及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包括 2 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炎症性疾病,以及一些传染性疾病。这种治疗方法将通过新的患者分类方法进一步推动:从临床观察转向反映分子水平上疾病机制的创新生物标志物。个性化医学在未来还可能利用新疗法,如基因治疗和针对我们肠道内微生物的治疗。

系统医学是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这种方法将人体各种生物系统的数据以及社会和环境因素整合起来,以全面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和疾病情况。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分析这些“大数据”,系统医学有助于识别复杂的疾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并为公共健康和个体治疗决策提供信息。

数据科学的革新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将进一步推动系统医学的发展。而随着我们的大数据收集能力日益增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系统医学的发展,如临床数据、免疫数据、微生物组数据、基因组数据和其他“组学”数据的收集能力。作者也指出,将人工智能引入到医学实践中可能会造成一些医疗偏见。而不受控制的医疗偏见将可能使某些患者处于不利的求治地位。为了安全地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们需要对相关个人和机构所使用工具及其工作原理的透明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并制定健全的隐私、安全和公平标准来保护患者的权利。

 

数字医学是一种可以使用视频通话、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可穿戴监测器等工具进行医疗活动的新型手段。这一手段减少了必须要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才可以进行的医疗保健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使患者更能够掌控自己的医疗护理情况,并增强医疗系统的弹性。


图 疫情期间远程医疗使用量迅速增加

虽然血糖监测器等数字治疗手段变得越来越可靠、方便和便宜,但Michel Goldman 教授指出了采用这些手段是会产生的几个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开发数字健康工具的难度;要对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相关培训,使他们不仅可以作为医疗服务提供者,更可以作为患者自助医疗活动的协调者。此外,过于昂贵的收费意味着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公平地使用到这些数字工具,从而会造成数字不平等的情况。因此,数字医学还需要更多的试验来证明其价值,并且需要解决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公平获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这些愿景,我们必须在通常以独立“孤岛”形式运作的各个学科和部门之间整合知识、技能和技术,这其中包括了生物医学科学、公共卫生科学、医疗保健、数据科学、药物开发、政策、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等。为此,研究人员、政府机构、行业和民间社会组织需要逐步在这些领域以全新的、跨学科的方式进行合作。

图 未来医学应该是跨学科的

Michel Goldman 教授指出了在促进跨学科合作方面可以优先进行的四个领域:

  • 健康研究的管理和资金筹集,例如,加强资助机构之间的协调,并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研究计划决策
  • 基于开放科学方法开发的用于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的工具及基础设施
  • 生物医学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跨学科技能和教育,重点解决关键领域的研究差距,如数据科学等
  • 通过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合作、创新的监管过程和公平的获取政策,将研究中的治疗手段转化为市场化的解决方案

这种跨学科协作的框架将允许科学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解开影响健康和疾病的个体、环境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将加速个性化医学的发展并改善公共健康,以确保未来的医学在全球范围内人人触手可及。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报名参加 Frontiers in Science 在线研讨会

对文章内容感兴趣?加入我们的在线研讨会,和文章作者一起探讨包括个性化医疗,系统医学,数字医学在内的一系列未来医学发展,以及如何尽快实现可以公平获取的未来医学。

 

会议时间

2024年09月05日 16:00 (欧洲中部夏令时)

2024年09月05日 22:00(北京时间)

 


↑ 扫描二维码 注册参会 ↑

 

注册链接👇

https://events.frontiersin.org/reimagining-healthcare/fsci?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futuremed&utm_campaign=fscievpromchn

 


关于 Frontiers in Science

Frontiers in Science 是 Frontiers 最新全力打造的一本旗舰期刊,于 2023 年 2 月 28 日正式发布。期刊以邀请制的方式发表经同行评审的、具有杰出影响力学者的最新变革性研究,期待构建一本以 “推进科学解决方案,实现健康星球上的愉悦生活” 为核心目标的跨学科开放获取期刊。

 

了解期刊详情请访问 期刊官网

 

Frontiers 与达沃斯论坛共同发布《2024 十大新兴技术》报告

来自中国的研究者,在十大新兴技术中的六项技术的中获得了大量的研究资金支持。在中国,人工智能、智能超表面技术、沉浸式技术及隐私增强技术皆收到超过 10 亿美元的商业研究资金支持。

2024年6月26日,大连 – 开放获取出版社 Frontiers 和 世界经济论坛 (亦称达沃斯论坛,the World Economic Forum)共同发布 《2024 十大新兴技术》报告(Top 10 Emerging Technologies of 2024,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是十项新兴技术中六项的前五大资金流向目的地之一。

本年度报告首次利用 2021-2023 年的可用商业及学术资金数据,进一步评估十项有望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对社会与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

本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是下列科技研究的第二大商业资金接受国,包括用于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技术(190 亿美元)、智能超表面技术(180 亿美元)、隐私增强技术(16 亿美元),以及应用于建筑世界的沉浸式技术(20 亿美元)。

该报告亦显示,中国是集成传感与通信技术(6.65 亿美元)及用于移植的基因组学(1.78 亿美元)研究领域的第三大商业资金接受国,亦是智能超表面技术(4900 万美元)研究领域的第三大学术资金接受国。

今年,是《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连续发布的第十二年。该报告聚焦于具有革命性的连通性、解决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以及在各个领域推动创新的技术。从材料科学的进步、医疗健康到其他领域的变革性技术,该报告揭示了一系列多样化的、引领未来的技术方向。

Frontiers 首席执行总编 Frederick Fenter 于本届世界经济论坛主持多项会议,并在此次报告联合发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借助 Frontiers 全球范围内期刊主编们的专业知识,我们致力于为科学变革明确聚焦的方向,为具有改变社会、经济和生活的突破性技术提供深度洞察和清晰见解。我们很高兴能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科学开放,突显这些技术并引发商界、科学界与全球政治领袖的关注。”

该报告基于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未来学家的洞察,帮助商业领袖、创新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跨行业和跨学科的专业人士前瞻新兴技术的发展,并充分理解有关的风险和机遇。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研究中心主管蒋睿杰(Jeremy Jurgens)表示:“了解影响未来的重要因素,能够令各种组织在当下作出更好的决策。此次发布的报告明确了那些有望对社会和经济产生显著影响的新兴科技,同时展现了具有革命性的连通性、解决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以及在各个领域推动创新的巨大潜力技术。”

《2024 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亦包括一份由 Frontiers 与世界经济论坛共同制定的、对应每一项新兴技术的转型蓝图(https://intelligence.weforum.org/collection/59bc981b-9585-4171-9573-4f78e0fbea51)。该转型蓝图将在本届世界经济论坛的战略情报平台上发布。读者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关于每项技术的关键议题及其与全球议程其他主题的关联性,并浏览来自可信来源的最新分析文章。

 

研究方法

《2024 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中所囊括的科技是基于一项广泛的调查而获得的。该项调查的对象包括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全球的大学与研究组织、Frontiers 编辑网络(由来自全球顶尖学术机构的 200 多位主编组成)以及十大新兴科技指导小组的成员。

此次调查共收到来自 29 个国家的 300 多项有效技术提名。为高效处理大量调查反馈,Frontiers 利用了其自主开发的 AI 辅助工具——AI 趋势分析器,来进行自动处理调查问卷。该AI工具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学术出版刊物,并根据目前最受关注的技术主题对收到的调查问卷进行归类及处理。

最终,经过严格甄别的 70 项技术列表提交予指导小组,并根据新颖性、适用性、深度及其潜在的技术颠覆性,遴选出十大新兴技术。

 

今年,共有 10 本 Frontiers 期刊为该报告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包括:

  • 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F:3.0 | CiteScore:6.1)
  • Frontiers in Materials (IF:2.6 | CiteScore:4.8)
  • Frontiers in Big Data (IF:2.4 | CiteScore:5.2)
  • Frontiers in Digital Health (IF:3.2 | CiteScore:4.2)
  • 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F:2.1 | CiteScore:4.9)
  • Frontiers in Signal Processing (IF:1.3)
  • Frontiers in Built Environment (IF:2.2 | CiteScore:4.8)
  • Frontiers in Animal Science (IF:2.1 | CiteScore:2.3)
  •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IF:2.6 | CiteScore:3.9)
  • Transplant International (IF:3.1 | CiteScore:4.7)

作为夏季达沃斯的传统,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汇聚了来自商业、政府、民间、国际组织,以及科技创新与学术界的全球领袖,本届年会主题为“未来增长的新前沿”。

About Frontiers   

Frontiers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学术研究出版商。我们致力于为全球的科学家提供严谨及高效的出版体验。科学家推动社会进步,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开放科学,帮助研究人员获取需要的解决方案,促进科学合作与发现,以实现在健康地球上的健康生活。通过定制化技术、人工智能和同行评审,我们的期刊为 1,800 多个学术领域的专家们提供一个开放获取平台,用于发布高质量、高影响力的学术研究。通过与商业领域、政策制定者和教育机构的深入合作,我们正在引领面向开放科学的转变。

没有血小板如何在几秒内凝血等5篇不容错过的 Frontiers 论文 | 3 月篇

最新发现填补了水生恐龙进化史的空白
大约 6600 万 – 2.52 亿年前,水生恐龙的众多种类(也被称为 plesiosaurs 蛇颈龙类)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各生态位中。一个发生在约 1.75 – 1.71 亿年前的事件影响了 plesiosaurs 蛇颈龙类的所有主要谱系,结果导致一些谱系灭绝,而另一些则多样化。由于蛇颈龙化石很罕见,所以人们对这一转变一直都知之甚少。现在,德国和波兰的一支联合研究团队在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IF:2.9 | CiteScore:3.2)上发表并描述了在德国巴伐利亚北部发现的两具保存极好的蛇颈龙化石,它们代表了一种新的蛇颈龙亚目,即弗兰肯蛇颈龙(Franconiasaurus brevispinus)。该物种的代表生活在早中侏罗世转变的开始。研究人员写道,这个新分类单元既显示了蛇颈龙的早期特征,也显示了后来时期观察到的特征,填补了早期和晚期分类单元进化之间的空白。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啤酒副产品实现电子垃圾中金属的回收
随着全球电子产品使用量的激增,电子垃圾的有效回收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电子垃圾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金属,金属混合物的有效分离对传统回收工艺提出了巨大挑战。发表于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IF:5.2 | CiteScore:5.6)的一篇论文提出利用啤酒酵母废料(啤酒酿造产生的副产品,也是食品 Marmite 酱料的原料)回收电子垃圾中金属的新颖方法。该研究表明,经过处理的啤酒酵母废料能够从混合金属溶液中选择性吸附铝、锌、铜等目标金属离子。实验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对多金属废物流 (polymetallic waste stream) 的处理效率显著,回收率方面,铜离子回收率超过 50%,锌离子回收率则高达 90%。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处理的啤酒酵母废料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这项研究成果为电子垃圾金属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在未来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养狗往往不只会带给新主人惊喜
养狗给许多人带来了快乐和目标感。尽管如此,每年英国的救助组织都会救助并照顾超 13 万只狗。狗被送去救助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养狗前的期望与实际在狗到家后的现实不符。最近,英国的研究人员在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IF:3.2 | CiteScore:3.8)上撰文,调查了英国养狗者在养狗后遇到的意外情况。
虽然养狗往往像狗主人心心恋恋而满心期待,但在期望和现实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其中包括高于预期的兽医费用(52%)、购买或重新安置的费用(33%)以及所需的耐心(25%)。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发现可以帮助新主人在养狗之前管理期望,并降低对狗和主人双方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虚拟游戏化任务可以帮助中风者重新控制上肢
对于中风患者来说,身体一侧瘫痪是常见现象。通过特定的中风后干预,如运动功能和移动性治疗,康复是可行的,但需要不断刺激受影响的身体部位。现在,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在 Frontiers in Neurology(IF:3.4 | CiteScore:4.8)期刊中测试了虚拟环境下的游戏化任务对刺激和维持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这些任务提供单侧和双侧模式。难度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配置。为期两周的试验包括六次疗程,研究人员在最后观察到所有参与者在上肢运动表现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结果,包括肩关节活动性、姿势和平衡的改善。然而,作者指出,他们的结果是基于初步研究,他们的发现还不能推广。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科学发现卡罗来纳天蛾幼虫如何在几秒内凝血
卡罗来纳天蛾幼虫的血液,称为血淋巴,与人类血液不同,它没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然而,它也能快速凝固,防止幼虫失血。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直到最近才被揭开谜底,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 Frontiers in Soft Matter(新晋期刊)上。研究表明,血淋巴凝固分为两步:1. 血淋巴变得粘稠,类似于鼻涕。这种变化是由一种叫做凝血因子的蛋白质引起的。凝血因子在血淋巴中存在,但只有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才会被激活。2. 变形虫样的血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密封伤口的外壳。这些血细胞具有趋化性,可以感知到伤口处的化学信号并聚集到那里。这项研究揭示了昆虫血液凝固的机制,为人类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例如,科学家们可以研究如何利用凝血因子或血细胞来开发新的止血药物或治疗方法。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有众多优质的文章持续发表在 Frontiers 的期刊内,而你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这些精彩内容。从现在起,Frontiers 将定期从全球最优秀的研究成果中撷取一些你可能错过了的精彩论文,以上为该系列的 3 月篇。
 

你不容错过的 Frontiers 论文 | 5 月篇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深的水下天坑
蓝洞是指深入海底的水下天坑。它们是海洋生物的热点区域,为包括海绵、海龟和鲨鱼在内的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具有独特的海水化学特征。位于墨西哥的塔姆亚蓝洞(TJBH)曾被认为是世界第二深的蓝洞。近期,墨西哥的研究人员在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IF:3.7 | CiteScore:5.2)上发表论文指出,TJBH 的实际深度达到 420 米,而非先前测量的 274 米,且尚未探底。
之前的测量受到仪器限制而受阻。新方法揭示了 TJBH 的深度超过了此前记录的 301 米深的三沙永乐蓝洞。除了打破世界纪录,研究人员还发现 TJBH 可能是一个互联水下洞穴系统的一部分。为了确认这一点以及蓝洞的最终深度,作者表示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The blue hole Izvor Cetine, Dalmatia.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我们在几岁时能够识别基本情绪?
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然而,面部表情可能更能说明我们的感受。观察面部表情还有助于我们对他人的行为做出适当的反应并收集信息。这种能力对儿童的情绪发展和社会交往也至关重要。
 Frontiers in Psychology(IF:3.8 | CiteScore:4.5)期刊上一篇最新文章中,中国研究人员调查了儿童何时学会识别各种基本情绪——快乐、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和惊讶。
他们发现,年龄在儿童识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大约在 8 岁时,儿童可靠区分基本情绪的能力稳定下来,并在此后得到改善。他们还发现,女孩在识别情绪方面的表现优于男孩。有趣的是,男孩和女孩在识别情绪的学习速度上有所不同:男孩在识别厌恶恐惧愤怒方面的学习曲线更陡峭。随着年龄增长,女孩在识别惊讶、悲伤和快乐方面的进步比男孩快。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食用特殊蘑菇或能解决维生素 D 缺乏症
维生素 D 对于骨骼健康、免疫功能和脑细胞活动至关重要。由于含有丰富维生素 D 的食物并不多,因此晒太阳被广泛认为是预防缺乏症的最简单方法。然而,世界人口中仍有很大一部分人缺乏维生素  D,在某些地区这一比例高达 72%。对于那些不能轻易外出、在户外待足够长时间或无法通过特定食物摄入足够“阳光维生素”的人来说,澳大利亚科学家在 Frontiers in Nutrition(IF:5.0 | CiteScore:3.5)期刊上提出了一种替代方法:多吃蘑菇。
通过将蘑菇(或其他完整的食物)暴露在紫外线灯脉冲下,可以显著提高其维生素 D 含量。例如,澳大利亚的紫外线照射白蘑菇,只需 75 克就能提供超过 100% 的每日维生素 D 需求量。其他经紫外线处理的蘑菇,也比油性鱼类和鸡蛋(这两种都是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更能提供维生素 D。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睡眠不足可通过脑部生命体征检测
全球有 62% 的成年人报告睡眠质量不佳。睡眠不足会导致情境性认知障碍,这种情况在健康个体中会对信息处理产生负面影响。加拿大研究人员最近开展了一项研究,探究通过监测脑部生命体征是否可以检测由睡眠不足引起的情境性认知障碍。在实验中,30 名健康成年人被扫描了便携式脑电图 (EEG),该测试测量大脑电活动,分别在一晚正常睡眠和一晚完全睡眠不足之前和之后进行。
在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IF:2.9 | CiteScore:4.4)期刊上,研究人员发现,脑部生命体征显示了睡眠不足的影响。在缺乏睡眠的一组中,早晨与前一晚相比,基本注意力明显下降。研究人员还强调,便携式 EEG 可以在实验室外部的关键情况下使用,例如在飞行员中检测睡眠不足。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机器学习突破:解决女性心脏病漏诊问题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存在男性偏见。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女性更容易被漏诊,或是在症状更加明显时才被确诊。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是一种用于估算个体在未来 10 年内患心血管疾病可能性的常用评分系统。研究显示,在某些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女性被漏诊的概率是男性的两倍,这凸显了制定针对女性的心脏病风险标准的迫切性。如今,科学家们利用机器学习开发了新的改进模型,这些模型尤其能够提升女性的风险预测能力。美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大型数据集,建立了比弗雷明汉风险评分更为准确的心血管风险模型,并对女性相对于男性的漏诊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 Frontiers in Physiology(IF:4.0 | CiteScore:6.1)期刊上。
“我们发现,性别中立的标准无法充分诊断女性。如果使用性别特定的标准,这种漏诊情况将会减轻,”斯坦福大学活体物质实验室的研究员 Skyler St. Pierre 表示。“我们还发现,能够改善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疾病检测的最佳检查是心电图(EKG)。”这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新模型以及强调性别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无疑将为女性心脏健康带来重大突破和保障。
如需查看原文,欢迎点击 原文链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有众多优质的文章持续发表在 Frontiers 的期刊内,而你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这些精彩内容。从现在起,Frontiers 将定期从全球最优秀的研究成果中撷取一些你可能错过了的精彩论文,以上为该系列的 5 月篇。
 

END

 
Frontiers 是全球第六大学术出版社,文章被引用次数位列全球第三。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其发布的研究文章已被浏览超过 24 亿次。欲了解更多详情,欢迎访问 Frontiers 官方网站:www.frontiersin.org.

你不容错过的 Frontiers 论文 | 4 月篇

空气污染可能不只是让呼吸变得困难
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既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也涵盖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组织炎症。众所周知,空气污染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人们现越来越担心它或许会增加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的几率。来自加拿大的科学家团队在最近发表于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IF:4.3 | CiteScore:6.8)上的一篇综述文章中,探讨了空气污染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复杂的关系。
研究人员写道,气体、化学物质和颗粒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氧化应激炎症神经毒性效应的复杂相互作用。例如,氧化应激会导致 DNA 损伤的分子和抗氧化剂之间失去平衡,可以触发免疫反应并破坏细胞结构。它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如需查看原文,请点击 原文链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车祸中的女性更易进入休克状态
尽管汽车驾驶安全性比起过去有所改进,但车祸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客。仅在 2023 年,美国就发生了超过五百万起车祸,其中约有 35,000 起导致驾驶员死亡。而且,汽车安全设备最初是针对男性体型设计的。这意味着在发生车祸时,坐在前排的女性更有可能遭受严重或致命的伤害,也更有可能被困在撞毁的车辆中。
一篇发表在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IF:5.2 | CiteScore:3.8)的研究出于对汽车设计不平等和由此导致伤害的兴趣,其研究小组利用车祸受害者的创伤伤害数据评估男性和女性的典型伤害模式差异。研究人员现已调查了男性和女性在车祸中受伤的差异,发现女性驾驶员在车祸后更有可能出现升高的休克指数——这是进入休克危险的一个指标。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会为车祸受害者性别如何改变急救反应和临床处理方针提供新的见解。
“我们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车辆碰撞中的伤害模式和伤害严重程度存在差异。我们还发现,无论伤害严重程度如何,女性到达创伤救治室时显示出休克迹象的比例比男性高得多。”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威斯康星医学院研究员 Susan Cronn 博士说道。“这些性别差异在休克指数上的新发现意味着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发生原因和机制。”
如需查看原文,请点击 原文链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40 年的研究表明,超过 90% 的极地海鸟体内含有微塑料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北极和南极是原始的,但微塑料(MPs)早已侵入这些偏远地区。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不断担忧,意大利研究人员最近对过去 40 年来报告极地地区海鸟摄入微小塑料颗粒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监测这一点对于减轻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发表在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IF:3.7 | CiteScore:5.2)期刊上。
他们写道,这些研究表明,在 100 多种极地鸟类中,至少有 13 种摄入了微塑料。在北极鸟类样本中,90% 的鸟类胃中、嗉囊内容物或粪便中至少有一个微塑料颗粒,在南极鸟类样本中,这一比例甚至更高,达到 97%。平均而言,北极的鸟类每只含有 7.5 个微塑料颗粒,而南极的海鸟每只含有 1.1 个微塑料颗粒。
如需查看原文,请点击 原文链接
 科学家绘制地图显示美国哪些地区空气质量恶劣天数可能增加最多
空气污染不仅影响我们的健康,还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在当前的气候危机中,由于更多的野火烟雾,地面臭氧和细颗粒物 (PM 2.5) 的含量上升,例如灰尘、泥土或煤烟,预计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恶化。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在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IF:2.9 | CiteScore:3.2)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框架来计算气候调整后的空气质量风险评估值。该框架结合了统计模型、机器学习和气候-化学模型,显示了美国大陆(CONUS)目前及未来 30 年地面臭氧和细颗粒物导致的恶劣空气质量天数的估计。
目前,在美国大陆 1.4 亿个住所中,有 63.5% 每年至少会经历一天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而这一数字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增长到 72.1%。该模型显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 30 年,西部各州可能会经历最多的空气质量糟糕日子,其中南加利福尼亚州的估计值最高。
如需查看原文,请点击 原文链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入侵植物或在短短 20 年里导致加拉帕戈斯岛上的本地树种灭绝
岛屿上的入侵物种往往会扰乱和威胁当地的动植物群。例如,入侵物种的到来可能导致森林碎片化,并最终使本地物种丧失。厄瓜多尔的一个研究团队在 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IF:3.2|CiteScore:4.7)上撰文,调查了入侵物种对 Scalesia pedunculata 的影响。Scalesia pedunculata 是一种纤细的树木,曾经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独特 Scalesia 森林的主要栖息地形成树种。
在圣克鲁斯岛进行的为期 10 年的野外试验中,他们发现,在清除入侵植物的地块中,所有本地物种的覆盖率显著增加,从 54% 增加到 86%。而在没有采取控制措施的地块中,本地植物的比例从 48% 大幅下降到 17%。研究人员写道,这凸显了入侵物种对当地物种的毁灭性影响。他们警告说,如果不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短短 20 年内 Scalesia 森林可能就会消失
如需查看原文,请点击 原文链接
 
有众多优质的文章持续发表在 Frontiers 的期刊内,而你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这些精彩内容。从现在起,Frontiers 将定期从全球最优秀的研究成果中撷取一些你可能错过了的精彩论文,以上为该系列的 4 月篇。

Frontiers 正式宣布成为 STM 的成员

Frontiers 正式宣布成为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ers 简称 STM)的成员  。
多年来,Frontiers 一直参与 STM 的各种倡议,并在去年更积极地担任研究诚信工作组的成员。Frontiers 与许多其他出版商合作,为工作组开发新的论文造假检测工具作出贡献。成为正式会员是 Frontiers 与 STM 持续合作的重要一步。它将使 Frontiers 能够在协会的工作做出更深入的贡献,包括努力识别可能的伪造或操纵研究以及学术出版政策

Frontiers 公共事务负责人 Stephan Kuster 将成为 Frontiers 在 STM 的主要代表,他说:“成为 STM 会员是与其已经进行的工作的自然延伸,我们期待在支持学术出版政策发展的各种项目中能更多参与。”

Frontiers 总编 Fred Fenter 表示:“现在是学术出版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期待将 Frontiers 作为一个开放科学平台的经验、技术和观点贡献给 STM 的众多倡议当中去。”

高影响力媒体在2023上半年对于 Frontiers 的报道回顾

Frontiers 出版社与全球学界和合作伙伴一直积极合作,致力于推动开放科学的发展。这些合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并受到中国众多高影响力媒体的报道。我们深知开放科学的重要性,相信通过共享知识和开放合作,我们可以实现科学研究的更大突破和进步。以下为近半年相关媒体对于 Frontiers 的报道整理:

 

Frontiers Forum 及 Planet Prize
4 月 27-29 日,Frontiers Forum 在瑞士成功举办。本次大会针对气候危机、改善全球健康和福祉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由潘基文、珍·古道尔、尤瓦尔·诺亚·赫拉利等各界领袖发表主题演讲。在此次大会举办期间,Frontiers 公布了首届“前沿地球奖”的获奖者名单,中国浙江大学的谷保静教授与其他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此次大奖。以下是部分媒体对此次奖项的报道:

欢迎点击链接,查看 新华网 报道新华社国际版报道人民网国际版报道
 

2023 年度上海市免疫学会感染免疫高峰论坛暨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期刊发展论坛
4 月 20 日,由上海市免疫学会感染免疫专业委员会主办、Frontiers 中国区协办的“2023 年度感染免疫高峰论坛暨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期刊发展论坛”在上海市科学会堂卢浮厅成功举办。以下是部分媒体对此次论坛的报道:
欢迎点击链接,查看 论坛报道。
联动媒体:上海科协、网易新闻、梅斯医学、界面新闻、第一财经、凤凰网
Frontiers 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发布《2023十大新兴技术》 报告
2023 年 6 月 27 日,开放获取出版社 Frontiers 与世界经济论坛在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上联合发布了《2023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该报告罗列了十项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对社会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新兴技术。这些科学技术通过了一个国际专家指导小组基于创新性、应用性、深度和影响力等标准的评估,从近 100 项技术中脱颖而出。作为今年世界经济论坛的知识合作伙伴,Frontiers 从其合作广泛的学术界发掘对应领域的专家,并邀请他们对这些技术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下是部分媒体对此次报告发布的报道:

欢迎点击链接,查看 财新报道新华社国际版报道经济参考报
Frontiers 出席第六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
2023 年 6 月 19 日至 20 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陕西省人民政府于西安联合举办了第六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共建开放创新生态”。Frontiers 公共事务总裁 Stephan Kuster 及 Frontiers 科研诚信总监 Elena  Vicario Orri 博士分别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其中 Elena  Vicario Orri 博士针对由 Frontiers 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审评助手 AIRA 展开介绍。以下是新华社对此次论坛的报道:

欢迎点击链接,查看 新闻报道。
中瑞科研诚信研讨会圆满落幕
Frontiers 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瑞士大使馆、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于 2023 年 5 月 10 日共同举办的中瑞科研诚信研讨会已圆满落幕。来自中国与瑞士两国的专家分享交流了如何确保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财新网后续针对科研诚信报道时对于此次研讨会的引用:
欢迎点击链接,查看 财新对此新闻的报道